內容介紹
服務指南
成功案例
其它服務
服務優勢
企業水平衡測試報告書
依據國家標準《企業水平衡測試通則》(GB/T12452-2008)、《節水型企業評價導則》(GB/T7119-2006)、《工業用水節水術語》(GB/T21534-2008)、《工業企業用水管理導則》(GB/T27886-2011)和建設部部頒標準《工業用水分類及定義》(CJ40-1999) 、《工業企業水量平衡測試方法》(CJ41-1999)、《工業用水考核指標及計算方法》(CJ42-1999)等標準進行編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水平衡測試報告第一部分:項目概述
一、項目由來
二、測試目的意義
水平衡測試報告第二部分:用水單位概況
一、用水單位基本情況簡介
內容包括:用水單位地理位置,所屬行業類別、生產類型(或服務類型),規?;蛟O計產能,主要產品及近3年實際產量、產值,職工人數,用水管理情況(包括取水許可、用水計劃執行情況)以及以往水平衡測試情況(開展時間、次數及主要用水指標情況)。
二、供水水源及取水、排水情況
1.水源情況(常規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自來水、引黃水(引江水)、外購軟化水,外購蒸汽等;
非常規水資源水量包括:苦咸水,城鎮污水再生水,雨水,礦坑水等),具體內容為取水量(近三年用水情況,按水源類型繪制柱狀圖進行對比說明、水質情況以及取水主要用途。
其中,自備井水源應說明水井位置、數量、深度、水位情況及變化趨勢、水泵型號及單位上水量、水質等情況。
2.排水情況應包括排水方向、水量、水質等內容。建有污水處理設施的,應對污水處理設計能力、處理工藝、運行情況、處理效果等內容予以說明。
3.供排水管網情況。主要包括:供水、排水以及蒸汽管網分布及走向、管道材質、管徑,主要用水設備與用水計量儀表的具體位置,注明供水對象、取水用途。在附圖中應提供現狀給水、排水管網藍圖
三、主要生產用水設備和用水工藝情況
文字部分包括主要生產用水設備的名稱、型號、臺數、用水工藝、用水情況(水源、水量、水溫)及設備運行情況(分常規運行、間歇性運行、季節性運行)。其中,建有化學水處理裝置的,對化學水制用情況應予以介紹。
四、節水管理機構、用水節水相關規章制度建設情況
1.組織機構建設,包括節水工作主管領導、節水主管部門、專(兼)職節水管理人員及履行職責情況。
2.規章制度建設,包括節水管理制度、節水工作會議制度、節水管理網絡和崗位責任制、用水計量管理制度、用水巡查制度、用水設施定期檢修制度、用水定額管理獎罰制度。
3.執行政策情況,包括按規定進行水量平衡測試、完成節水指標和年度用水計劃指標及考核情況、原始用水臺賬和節水統計、節水宣傳教育及實效等有關情況。
五、用水計量情況
測試前,現狀情況下,一級表、二級表、三級表安裝及使用運行情況,包括安裝塊數、儀表編號、安裝位置、計量范圍、水表型號和精度、校驗情況以及各級水表的安裝率、完好率等。
六、用水、節水水平現狀
企業用水情況、已建設的節水措施(項目)情況、產生的節水效益、節水規劃制定等。
水平衡測試報告第三部分:水平衡測試開展情況
一、測試依據
1.GB/T12452-2008《企業水平衡測試通則》
2.GB/T7119-2006《節水型企業評價導則》
3.CJ40-1999《工業用水分類及定義》
4.CJ41-1999《工業企業水量平衡測試方法》
5.………
6.…
二、測試步驟及內容
1.準備階段
(1)組織準備。成立水平衡測試領導小組,明確人員職責分工。
(2)技術準備。包括人員培訓,基礎資料調查、收集、整理等,準備相應的測試工具(計量儀表、流量計、測漏儀、溫度表、秒表、各種記錄表等)。
2.編制測試方案
《水量平衡測試方案》應包括明確測試范圍,劃分不同層次的測試單元(需要說明劃分原則、依據),繪制用水、排水的網絡方框圖,選擇對應的測試方法,校驗完善三級計量設施,確定測試項目、測點分布、測試次序、測試周期及測試時段、使用的測試儀器,編制出各單元(或項目)水平衡測試方法步驟,明確人員分工(包括配合人員和測試人員)、測試精度等各項測試要求。
3.實測階段
(1)計量設施安裝校驗情況。應檢測用水戶計量儀表配備齊全程度與完好程度(包括配備率、計量率、完好率等情況,是否滿足測試需要)。在附圖中繪制水表計量網絡圖。應在劃分基本用水單元的基礎上,按計量水表級別繪制網絡圖,標明水表級別、編號、管徑、位置。對需要補裝完善計量儀表的,應標明補裝計量儀表的位置。對已經安裝或更換新的水表,應在報告中體現。
(2)現場測試情況。按《水量平衡測試方案》進行現場測試,采集水量數據,填寫水量明細表繪制“水量平衡圖”。具體測試過程,包括實際測試時間、人員安排、數據記錄、測漏情況、一級計量儀表與二級計量儀表、二級計量儀表與三級計量儀表初平衡及二次平衡實測情況、各用水單元測試情況等內容。如果上下兩級水表計量誤差超過10%,則必須進行管道檢漏,并對檢漏情況和結果進行記錄,并在報告中進行詳細說明。
該環節應認真填寫好《單位計量水表指數抄讀記錄表》。
(3)各測試單位數據平衡情況。各用水單元及用水設備測試完成后,應采用逐級平衡法進行初評分析,驗證測試數據的合理性。
對不平衡的設備、單元,應及時進行補測。
三、測試成果整理
匯總計算需要附計算過程和說明,包括計算公式、參數取值、計算結果等內容。
水平衡計算單位應以m/d計。
計算各種用水評價指標,包括單位產品取水量、人均生活日取新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重復利用率、循環利用率、冷凝水回用率、冷凝水回收率、漏失率、排水率、廢水回用率、污水處理回用率、達標排放率等評價指標。
四、測試后評估
整個單位的測試評估,應對整個測試過程中,用水、排水、設備、管理以及測試方法、數據計算分析、成果評估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分析評價。
1.測試過程評估。水平衡測試過程是否進展順利,測試期間企業供水、用水、排水是否常態,測試期間企業的生產、運營、經營、班次是否屬于常態。
2.測試方法的評估。重點評估水平衡測試方法是否科學,測試時機是否準確,監測點布設是否合理,測試數據是否準確,測試結果是否符合實際;計量儀器儀表安裝是否齊全,并保持完好、運轉無誤;是否是按測試方案逐項、逐步開展測試,各項步驟是否完成無誤。
3.測試數據的評估。測試數據是否具有代表性、準確度如何,監測儀器設備工作狀態、穩定性,計算方法是否科學、合理。
4.測試成果的評估。是否符合被測企業用水特點和實際情況,測試系統及單元劃分是否合理,測試精度及測次是否滿足要求,資料收集是否翔實、準確、可靠,測試過程是否隨時進行合理性檢查。本次測試階段成果能不能延展至企業全年?應根據企業用水特點和環境情況闡述。
5.各用水單元的測試評估。
水平衡測試報告第四部分:用水節水水平分析評價
一、節水潛力和差距分析
1.用水合理性分析,按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進行合理性分析。根據企業內各種用水評價指標(包括單位產品取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新水量、職工人均取水量、重復利用率、間接冷卻水循環率、用水綜合漏失率、廢水回用率、循環水濃縮倍數)的計算結果,對照國家標準、省內標準、行業標準及有關省市的現用定額標準和相關單位的先進用水水平進行對比分析,應指出用水節水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
對查出水量漏失情況的,應標明具體的日漏失或年漏失水量。
2.節水潛力分析與估算。節水潛力分析應從用水的損失水量、合理用水、水的重復利用、排水、生產工藝以及用水管理等幾個方面著手,并對相關節水改造項目的節水效益和成本進行測算。
二、持續改進方案措施建議
提出企業取水、用水、排水、節水的改進措施。
1.應當持續堅持的好做法。
2.應持續改進的方案措施。
重點把握以下幾點:
(1)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如建立和完善冷卻水、工藝水循環利用系統、廢水回收再利用,提高循環水濃縮倍數,建立中水道系統等,減少新水取用量;
(2)改進用水工藝,更新用水設備、器具,采用不用水或少用水的工藝、設備、器具;
(3)增加節水技改資金的投入。優先安排用水量大且浪費嚴重的項目、統籌規劃節水工程,要定出時限,實行目標責任制;
(4)注意節水技術措施實施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先進性,講究節水投資效益,應多提一些技術上成熟、經濟上合算、企業馬上可以實施的措施。
水平衡測試報告第五部分:水平衡測試成果圖表
表1主要用水考核指標測算表
表2單位基本概況表
表3已實現的節水措施項目表
表4單位取水水源情況表
表5單位近3至5年年用水情況統計表
表6-1 水平衡測試匯總表(一)
表6-2水平衡測試匯總表(二)
表7用水單元水平衡測試表
圖1水平衡測試方框圖
圖2用水單元水平衡測試方框
圖表8設備或工序水平衡測試表
表9單位用水分析表
表10企業生產情況統計表
表11 用水計量儀表統計表
表12計量水表配備情況表
表13計量水表指數抄讀記錄表(含一級、二級、三級表)
圖3計量水表配備網絡圖
表14擬實現節水技措項目統計表
圖4單位給排水管網圖
水平衡測試報告第六部分:附件
1.市級下達的水平衡測試通知
2.水平衡測試委托任務書(或協議)
3.單位水平衡測試驗收申請
4.單位建立的相關用水制度
5.水質化驗分析報告(包括自備水、退水及工藝水)
6.水平衡測試現場圖片資料
點擊查看參考案例》》》》》》》》》》》
1.項目資料信息采集 | 2.商務需求初定 | 3.履約協議簽訂 | 4.方案編制設計 | 5.方案交付及評審 |
---|---|---|---|---|
(1) 項目選址 | (1) 方案目的 | (1) 資質初審 | (1) 成立專案小組 | (1) 項目初稿方案交付 |
(2) 建設規模 | (2) 交稿時間 | (2) 合同初審 | (2) 項目方案預設 | (2) 業主修改意見征集 |
(3) 建設內容 | (3) 審稿單位 | (3) 合同簽訂 | (3) 增收資料信息 | (3) 專家修改意見征集 |
(4) 建設周期 | (4) 服務費用 | (4) 預付款支付 | (4) 方案編制設計 | (4) 項目方案過會評審 |
(5) 投資計劃 | (5) 付款方式 | (5) 系統派單 | (5) 項目方案內審 | (5) 項目方案修改定稿 |
(6) 盈利模式 |
|
|
|
(6) 項目最終方案交付 |